2011/04/24

對阮一峰先生的 "谈谈书价" 這篇文章所引發的一些個人看法

我對出版業完全不了解,以下僅是對阮一峰先生的 "谈谈书价" 這篇文章所引發的一些個人看法:

1. POD (Print on Demand):
請出版社可以考慮同時採用 POD 方式出版,所有網上訂購訂單都在後台送到出版社的 POD 平台(POD 機器可能在出版社或網購運營商處)印出後直接寄送。所以不需要事先印太多而產生龐大的紙張/物流/倉儲成本(以及賣不好的書本回收成本)。但是必須付給網 購運營商佣金。但 POD 書的價格必須比零售通路便宜,讀者才願意以時間換金錢;但出版社又可以把一部份原本屬於物流及通路的費用支出轉成自己及作者/譯者/編輯的利潤回報。我知 道或許有人會問:“但網購網站商不可能把客戶資料(姓名/地址/聯絡方式)給出版社“,是的,這個地方是關鍵,但我認為這應該有方法解決。

2. 訂價差異化及配套做法(增加商業模式以取得三贏):
POD 及電子版毫無疑問一定要比實體書便宜,但也要讓書店也能共享好處,不然書店怎會陳列出版社的書讓人翻閱以及本身能生存下去?所以在實體書店結帳時,可讓客人有三種選擇:
    a. 在書店買實體書依原有商業交易模式進行。當場買單,立即把書帶走,但是售價較高,相信有人仍願意以金錢換取時間及保有紙張書的閱讀習慣。
    b. 在書店裡訂購 POD。但書店同時可從中抽取原本上述 POD 模式中付給網購網站商的佣金。最好是比賣出實體書的佣金低一些,但書店自己可從減少的倉儲空間及管理而省下費用裡得到好處。這樣也可吸引客人選擇 POD。
    c. 在書店的系統中訂購電子書,價格最便宜,實體書店一樣可抽佣金。但是買書的客人可拿到一組下載用的序號(書店印出或發到手手機上),回家後憑此序號上網下載電子版到自己喜歡的電子書平台,至於平台的技術及格式的問題,可以後面再來談。

3. 電子版盗版問題:
我個人認為,再怎麼厲害的保護都會有高手破解,再怎麼厚的書都有人會去把它掃描成電子檔。與其花那麼多時間精力去防止(實際上也防止不了),不如把力氣放在商業模式的突破及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來吸引有潛力的消費者(擴大銷售才是藍海),例如:
    a. 價格差異化
    b. 上述提到與實體書店及網購運營商(都是在同一產業裡的共同利益夥伴)
    c. 回頭客會員階梯式折扣,紙張書可學 “東南大學出版社歐萊禮影印版書籍的書後回執寄回活動“,電子書的回執可綁定訂購單單號,不會洩露訂戶個人信息。當然每個人憑序號下載拿到的電子書都會是唯一而不相同的,因為內藏有訂購單單號﹣電子簽章及加密。

4. 關於 “免費“:
免費當然很好,但任何人都無權要求別人的付出不求回報。若作者/譯者/編輯/出版社無法好好生存下去(請注意!我說的是 “好好生存“ 而不是 “勉強生存“),則人類文明的發展將會是朝向負面的演進。


我喜歡買實體書來看,也只買過兩本歐萊禮(美國)的電子書(一個是本地沒出版,一個是只出電子版),但電子書是不可避免且無法逆轉的發展趨勢,我們只能盡力趕快找出如何順著這個趨勢,保持踩在浪頭上而不被此浪潮而淹没(仍可保有實體紙張書)的因應之道。